第548章、岭南-《蜀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交州,乃是前汉武帝灭掉南越国后设立的州,时称交趾刺史部,一直到汉献帝的建安八年(公元203年)才改称为交州。
    从名称的变化,可以看出中原文化的渗透之慢。
    或是说,昔日赵佗建立的南越国能传承近百年,很大的缘由,是中原王朝素来不重视岭南这片百族(越)之地。
    同理,可供大军同行的道路亦很少。
    如大汉若是想从南中进入交州,可选择的地方唯有两处。
    一者,乃是传统的牂牁古道。
    沿着牂牁江(北盘江-红水河)河谷南下,可入交州郁林郡、直至南海郡的番禺(今广州)。
    昔日前汉武帝在五尺道的基础上,开辟了往牂牁郡的南夷道且征服夜郎国,最大的缘由就是为了打通并控制这条通往岭南的水路通道(珠江水系)。
    只是这条河谷险滩太多,且在雨水充沛时节常有山洪或泥石崩解等危险,故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。
    另一,则是益州郡(建宁与云南郡)的两条水路。
    分别是沿着禁溪(盘龙江)与西随水(红河)河谷南下,直接抵达交趾郡的腹心(红河三角洲平原)之地。
    此两条水路,乃是现今商贸往来最多的路线。
    如先前士燮称雄交州时,便经常从此路线购入滇马作为岁贡奉给孙权。
    夷陵之战后先帝刘备崩殂,士燮招诱雍闿叛乱入吴、接受孙权封授的永昌太守,雍闿奉上依附江东的诚意,同样是从此路线将新上任的益州太守张裔押入交趾转给士燮,再由士燮转去给屯兵在番禺的吕岱。
    而丞相在讨平南中叛乱后,将牂牁郡的南部与益州郡东南角分析而出、设置兴古郡的最大缘由,就是为了更便利的控制这三条通行交州的道路。
    是故,被孙权遣来交州的吕岱,在守御部署上重交趾而轻郁林,也是几可预见的。
    乃是令副将刘纂为别督入郁林郡,遏制汉军从牂牁江河谷入扰。
    其中,刘纂以四千余人驻军在布山县,而部将聂友则是领两千兵马进入郁水(右江)河谷的增食县驻守;而高凉西部都尉钱博则是被吕岱招来领方县,以本部两千余人驻守。
    刘纂是孙权次女(非是孙鲁育)之婿,乃镇守后方的不二选。
    聂友则是豫章郡人。
    第(1/3)页